close

          大藏經釋義:普渡收圓驗證:玄關修持觀(158)---- 慕道虔心仰翠微,玄關寂寂少人知,不求世寶兼名利,始悟無心合道時。 大藏經釋義:普渡收圓驗證:玄關修持觀(158)---- 慕道虔心仰翠微,玄關寂寂少人知,不求世寶兼名利,始悟無心合道時。 出處:高麗大藏經第三十五冊,御製緣識。 經文:慕道虔心仰翠微,玄關寂寂少人知,不求世寶兼名利,始悟無心合道時;故無形像顯教尋,隱秘蹤由自古今,妙法不傅經上字,玄門消 息罔知深;浮生好道勿虛忙,鍊藥修行事久長,輕?不由他假借,一登?境入仙?。 【經文釋義】: 御製緣識語錄,是宋朝趙炅前賢所撰,以太宗皇帝的名義發佈,收錄在高麗大藏經第三十五冊,印證修道要恭請天命明師,開啟玄關金鎖,才能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,非常尊貴與殊勝,內容如下:「慕道虔心仰翠微」:仰慕修道的有緣人,以非常虔誠的心,希望到翠微山,訪問明師,求道修行。「玄關寂寂少人知」:訪求天命明師,求道修行,最重要的,就是要恭請天命明師,開啟玄關金鎖。因為玄關金鎖的地方,非常寂靜隱秘,如果沒有天命明師的指點,世界上很少人,能夠知道。「不求世寶兼名利」:有根基、有緣份、有祖德的人,他會追求靈性的歸宿,而不去追求世間的珍寶,以及名利恩愛。「始悟無心合道時」:這種修行人,根基很好,他從開始,就知道修行要用不著相,初發心的當下,積極修辦,才能夠與道合一,歸根復 澎湖民宿命。「故無形像顯教尋」:所以修行人要體悟本性無形無相,但是卻能夠主宰眾生的視聽言動,吃喝拉撒,顯示出聖教玄關的神奇與奧妙。修行人能夠向聖教玄關追尋,是得道、成道的重要關鍵。「隱秘蹤由自古今」:聖教玄關,是宗門傳授心法的秘密,自從佛世尊開始,到如今,並沒有什麼改變。「妙法不傅經上字」:自古以來,天機不可以泄漏,所以般若妙法,從不輕易傳授,跟經典上的文字,是不一樣的。「玄門消息罔知深」:玄關金鎖,是靈性出入的門戶,如果沒有遇到天命明師的點傳,眾生茫然,不知道他是回天的真明路,因為玄關寶藏非常深奧與玄秘。「浮生好道勿虛忙」:世界上的眾生,雖然非常好道,但是希望不要盲修瞎煉,白忙一場,虛度光陰。「鍊藥修行事久長」:要趕快找尋天命明師,傳授聖教玄關,在本性的地方,採藥煉丹,認真修行,才是長生久視之道。「輕?不由他假借」:只要因緣成熟,恭請天命明師,開啟玄關金鎖,輕輕的舉動,就可以承蒙天命明師授記,不要假借他人,才能夠見效。「一登?境入仙?」:恭請天命明師,傳授至尊至貴的般若正法,玄關金鎖經過開啟,就可以明心見性,登上靈山聖域,清涼寶地,好像進入仙鄉佛地一樣,逍遙自在。 【延伸演義】: 御製緣識是以宋太宗皇帝的名義發行,當然有他舉足輕重的地方,非常重要與尊貴,對弘揚般?帛琉Y正法,有一定的影響力。慕道、訪道、求道、得道、學道、修道、行道、成道、了道‥‥等,是天經地義的法則,人天擁護,各個讚嘆的光明大道。慕道就是仰慕修道,因為修道成功,可以超生了死,脫離六道輪迴之苦,證果成真,成仙證佛,而且可以超拔九玄七祖,共登極樂。所以有根基、有緣份、有祖德的人,他會仰慕翠微山的修行人。古時候翠微山上,靈芝、異草無數,芳香撩人,靈山異物遍地都是,可說是聖域仙境也。凡間的翠微山,位於北京市石景山區與海澱區交界處,八大處公園之上,由七處上至山頂,有翠微絕頂題字,最高處海拔464米。此地地處北京市東南,距市中心約有20公里,為香峪大樑東南坡的山峰之一,北與香山遙相對應。山勢和緩,原名平坡山,因唐建平坡寺得名;明洪熙初年(1425)改叫翠微山。南麓多古寺,有長安寺、靈光寺、三山底、大悲寺、龍王堂、香界寺、寶珠洞、證果寺等依山而建,合稱八大處,為古時候修道聖地,近為京郊著名的遊覽區。西南山麓有明建法海寺,因此翠微山是古代修行人,慕道、訪道、修道的聖地。適逢午未替,白陽應運,道劫並降之際,洞冥寶記第六回記載,無極老母降臨翠微山,哭殘靈一文,希望喚醒眾原靈,速訪天命明師,早日求道、修道,以返先天,內容如下: 一、哭一聲,眾殘靈,九二原人,為什麼,眷戀紅塵?儘犯著:七情六慾,癡愛貪 找房子嗔。到於今,大劫頻臨;入六道,付轉輪。令為娘,心中愁悶,寧不酸辛! 胡不返本面娘親,母子們,快樂無垠。 二、哭一聲,眾兒曹,是好根苗,為什麼,墜落塵囂?敢把那:五倫盡昧,八德全拋。於今,大劫屢屢;如小鳥,不歸巢。令為娘,心中急燥,寧不牢騷!胡不趕快赴蟠桃,母子們,快樂逍遙。 三、哭一聲,眾兒郎,離卻慈娘,為什麼,久不返鄉?多只為,勢纏利鎖,絆住名疆。到如今,午會白陽;皈根願,何能償,令為娘,倚閭懸望,寧不心傷?胡不採舞慰高堂,母子們,喜氣徜徉! 四、哭一聲,眾女兒,是好根苗,為什麼,失了母儀?竟膽敢,三從不體,四德全虧。到於今,末期三劫;稍失慎,墮污池,令為娘,十分焦急,寧不傷悲!胡不歸去慰慈帷,母女們,喜笑依依。 五、哭一聲,眾女娃,是好根芽,為什麼,不想回家?偏貪著,浮生泡影,鏡裡空花。到於今,大劫交加;儘罩住,這紅紗。令為娘,心中牽掛,寧不咨嗟!胡不早早返先槎?母女們,快樂無涯。 以上是無極老母降臨翠微山,喚眾原靈,不要再迷戀七情六欲,癡愛貪嗔,勢纏利鎖的牽纏,以及將五倫八德、三從四德拋棄,引起三災八難浩劫的來臨,只有早日求道、修道,積功累德,才能母子團圓,歸根認母。因此翠微山,自古以來,是很多眾生嚮往求道、修道的好地方,所以御製緣識說:「慕道虔心仰翠微」。唐朝詩人劉禹錫陋室銘曰 吳哥窟:「山不在高,有仙則名;水不在深,有龍則靈。」古時候很多得道高僧,都居住在翠微山修行,因此很多慕道之士,都喜歡到翠微山拜師求道,求什麼道呢?趙炅前賢非常清楚的告訴我們,就是恭請天命明師,開啟玄關金鎖,因為玄關竅是靈性出入的門戶,玄關竅如果沒有恭請天命明師開啟,就沒有辦法知道本性所居住的地方,整天與六根六識當家為伍,所以盲修瞎煉,浪費寶貴光陰者無數。例如你要耕種,首先要找到自己的土地在那裡?你要存款,要知道你的銀行在那裡?金錢存進去,才是你的。所以修行,首先要找到自己一片的良心寶地在何處?在自己本性的地方用功夫,才可以開花結果。自古以來,玄關寶藏是傳授心印大法的天機祕寶,如果不是領有天命的大善知識,是不可以隨便泄露的,大藏經建中靖國續燈錄卷第十卷曰:「向上一路,千聖不傳。」祖師四十八訓曰:「末後一著,乃千真之嫡派,萬聖之命脈也。得者成仙,見者成佛,修者成聖。」因為玄關金鎖,非常寂靜隱秘,如果沒有天命明師的指點,世界上很少人能夠知道。如果遇到天命明師的點傳,開啟玄關寶藏,積極修辦,就可以好像祖師所說的----得者成仙,見者成佛,修者成聖一樣的尊貴,所以御製緣識說:「玄關寂寂少人知」。因為根基深厚,祖德隆盛,緣份好的人,好像六祖惠能大師一樣,一聞經語,心即開悟,因為他知道世間一切的珍寶,都是虛妄不實在的,何況 租房子是名利恩愛呢?如果能夠識透世間一切萬事萬物都是虛妄不實在的道理,體悟肉身裡面有一個自性法身。修行的人,要借假修真,不可以離開假體肉身,也不可以執著假相,要體悟假身裏面的無形真如法身,才能夠見到我們的如來本體。為甚麼世間有形有相的物質,都是假相,虛妄不實在的呢?因為世間萬相萬物,都是因緣會合,緣生緣滅,無法永遠存在,譬如這是一張椅子、桌子、車子、房屋、一隻手錶、一隻行動電話,以及所有的珍寶,還有外在的名利恩愛等等,現在確實是有實質的東西,但是經過幾十年,幾百年以後,這些東西都會因為歲月的無情,而老化腐蝕,消失的無影無蹤,所以說是虛妄不實在的。人的肉身亦復如是,幾十年、百年光景以後,一旦死了,幾年以後變成一堆白骨,又過幾十年、幾百年以後,變成灰塵。所以佛世尊說: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,真實不虛也。只有假體裡面的本性,才是不生不滅的法身,所以御製緣識說:「不求世寶兼名利」。修行三心都不可得,以無心修辦,道果才能夠圓滿。清靜經說:「內觀其心,心無其心,外觀其形,形無其形,遠觀其物,物無其物三者既悟,唯見於空」。修行之人,內心要清除乾淨,對於外界的一切形象,認為都是假象而不可以執著。內觀其心,本性清靜,良心沒有受到人心、血心的污染;外觀其形、往遠處觀看萬物,所看到的物境,都是虛妄而不實在的幻境,本心沒有執著,不被污染,如此自性佛 東森房屋才能夠顯露出來,就可以明善復初,返本還源也。三者指的是:「心無其心、形無其形、物無其物」。以上三種的空境,就是無心也,這是對真空妙有實相的真意。因為心、形、物三者,是六道輪迴的根源,有「心」就有慾望;有「形」就有煩惱;有「物」就有貪求,修道之人能夠破除以上這三種的假相,心靈清靜,不被物慾所干擾,真空自性就可以顯露出來。因為修道要靠體會與經驗,在心、形、物三者之中去參悟,但是其總機關是在玄關竅裡面的主人翁,如果沒有得授般若正法的人,很難以去體會。因此不著相,以無心修辦道,才能夠與道合一,返本歸根,保持初發心一念的當下,所以御製緣識說:「始悟無心合道時」。自古以來修行,摸得著的成佛祖,摸不著的瞎修行。例如插座要插在有電源的地方,才有作用;鑰匙打開,汽車才能夠發動。所以恭請天命明師,開啟玄關金鎖,本性才能生起作用,才不會錯用心。天命明師指點本性之所在以後,一切視聽言動,吃喝拉撒,都是本性的作用。本性雖然無形無相,但是卻能夠主宰眾生的一切視聽言動,修行人只要向無形的玄關本性用功,才知道萬法唯心,更顯得恭請天命明師,指點本性的重要。也顯示出聖教玄關的神奇與奧妙之處,這是修道、得道的重要關鍵之所在,所以御製緣識說:「故無形像顯教尋」。自古以來,天機不可以泄漏,所謂道不傳六耳也。因此要恭請天命明師,傳授至尊至貴的般若正法,一定要有引保師的引入保入 買屋,才能夠承師指授大道,顯示般若正法的尊貴與殊勝,古今皆然,並沒有什麼改變,所以御製緣識識說:「隱秘蹤由自古今」。所謂真經不在紙上,紙上無真經。佛世尊遺留八萬四千個法門,適合眾生的根器而渡化之,這些尊貴殊勝的佛法,都可以用語言、文字,來加以詮釋與說明,但是無上法,要有天命明師親自傳授,才可以登堂入室,明白自家明月,本地風光,所以御製緣識說:「妙法不傅經上字」。俗語說:「修道不離身,打鐵不離砧。」修道修心,修復明明之心;辦道盡心,盡其至誠之心。修道有四心:無信心難入道,無誠心難行道,無堅心難成道,無愿心難了道。修道有四信:信道真,信天命真,信劫真,信愿真。眾生如果沒有經過天命明師,指點本性之所在,不知道本性的地方,就不知道降伏身心的方法,則格物致知,正心修身的功夫無從下手,則四心難立,四信難行,盲修瞎煉,芒然不知所措,那裡知道聖教玄關深奧玄秘的作用呢?所以御製緣識說:「玄門消息罔知深」。趙炅前賢慈悲無量,再次叮嚀世界上的修行人,修道要恭請天命明師,指點自性之所在,然後在自性的地方用功夫,觀照轉念,積極修辦,福慧雙行,內外並進,才能夠圓滿心性,證果成真,才不會浪費光陰,白忙一場,所以御製緣識說:「浮生好道勿虛忙」。只有修道,才能夠離苦得樂,了脫六道輪迴之苦。古時候修道要採藥煉丹,鉛汞相投,運周天,轉法輪,修煉九節玄功。王覺一祖師掌道以後,奉命以真儒來 賣屋闡揚先天道義,廢除了入道時「絕慾」之規定,以比較高層次的「理天法」取代「氣天法」,將先天道之「指出玄關」,改為「點開玄關」,又廢除了黃九祖開道以來所創的「九節內功」,不再修煉金丹,只教人格物致知、涵養心性,使天道之修持,由全真化轉趨儒教化。混元普渡真經曰:「坐禪入定古修法,時勢變遷法亦遷,修德修身修功果,依然成道入仙籍。」現今修道,只要找尋天命明師,傳授般若正法。開啟聖教玄關,在本性的地方用功夫,行功立德,積極修辦,等待功德圓滿,也是長生久視之道,依然可以證果成真也,所以御製緣識說:「鍊藥修行事久長」。但是都要自己來,不可以假借他人,才能夠生效。所謂各人吃飯各人飽,各人生死各人了,道理也是一樣。例如你尿急,要上廁所,還得自己去,別人是幫不了忙的;又例如某某人已經病入膏肓,但是巧遇名醫,雖然有仙丹妙藥,但是他卻不肯吃藥,依然沒有用,道理也是一樣,所以御製緣識說:「輕?不由他假借」。美國太空人阿姆斯壯登陸月球的一剎那,講了一句話說:「這是小小的一步,卻是人類的一大步。」好像我們前來佛堂求道,恭請天命明師傳授大道,雖然是小小的一步,卻是登天,成仙作佛的一大步。這輕輕的一個舉動,就能夠得授至尊至貴的心印大法,所謂踏破鐵鞋無覓處,得來全不費功夫,太尊貴與殊勝了。一旦因緣成熟,恭請天命明師,傳授至尊至貴的般若正法,玄關金鎖經過開啟,就可以明心見性,登上靈山聖域,清涼寶地,好像進 酒店工作入仙鄉佛地一樣,逍遙自在。所以御製緣識說:「一登?境入仙?」。 【修持心得】: 從高麗大藏經第三十五冊,御製緣識的記載,讓我們體會到修道要恭請天命明師,傳授般若正法的重要。也讓我們知道修行自古以來就有了。因此修道首先要慕道,再訪求天命明師,傳授至尊至貴的般若正法。印證得授般若正法,是恭請天命明師,開啟玄關金鎖,才能夠知道本性的地方,在本性的地方用功夫,才能功愿成就,了愿返鄉。證明玄關一竅,如果沒有遇到天命明師的指點,很少眾生能夠知道。有根基、祖德、緣份的人,他會看淡世界上的珍寶,以及名利恩愛,因為世界上有形有相的東西,都會消失掉,只有功德虛無,才能長存。有此理念,保持初發心,積極修辦,才能夠與道合一。雖然本性無形無相,但是卻能夠主宰眾生一切的思想與行為,如果有不懂的地方,只要在本性----聖教玄關的地方觀照轉念,都可以迎刃而解。宗門心法的傳授,從古至今,都沒有什麼改變。無上法一定要恭請天命明師傳授,才能夠受用,經典上的道理,是人人可以得到的平等法,並不是頓悟法門。因此玄關寶藏,是靈性出入的門戶,如果沒有恭請天命明師開啟,當然不知道他的奧祕與天機。再次的勉勵大家,不要再浪費光陰,學修講辦都要自己來,積極修行,雖然入道是小小的一小步,卻是登聖域,入仙鄉的一大步,希望大家要認識般若正法的尊貴與殊勝,積極修辦,才能夠圓滿心性,返本歸鄉。 慕道虔心玄關大啟登聖域 一登清境達本返?吳哥窟膜J仙鄉  .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da10dajdrb 的頭像
    da10dajdrb

    高雄公佳當舖

    da10dajdr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